式搅躺着创始出大场人再如何招赚钱动市模用
说实话,现在的L2赛道已经够挤的了,但Blur创始人Pacman偏偏要再来添把火。就在11月21日,他带着团队搞出了个叫Blast的新L2,还顺手拿了2000万美元融资,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——Paradigm、Standard Crypto这些大名鼎鼎的VC都来了。 这个Blast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最吸引眼球的是它号称"唯一自带收益的L2"。简单说就是,你把资产放进去,它会自动给你生利息。想想看,现在其他L2都是0收益,这不就等于眼睁睁看着钱贬值吗? 我仔细研究了下Blast的机制,发现它确实玩出了新花样。他们把用户的ETH拿去质押,再把收益返还给用户。目前ETH质押年化大概4%,稳定币更高一些,能达到5%。说实话,这在熊市里已经是相当诱人的收益率了。 举个具体的例子:你今天在Blast钱包里存1个ETH,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变成1.04个。这个"自动复利"的设计特别聪明,完全不用用户操心。稳定币那边也有类似的玩法,USDC、USDT这些存进去,会变成Blast自家的USDB,收益来自MakerDAO的国债协议。 说实话,这个自动Rebase(自动调整余额)的设计让我眼前一亮。传统L2上你存1个ETH,过一年还是1个,但Blast这个创新真的解决了"资金闲置"的问题。 熟悉Blur的人都知道,Pacman最擅长的就是搞积分空投这套。这次在Blast上他又故技重施,把50%的空投留给早期用户,50%留给开发者。现在抢先体验阶段已经开始,邀请朋友还能赚更多积分。 说实话,这套玩法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。想想看,既能赚4-5%的利息,还能撸空投,这种"双重收益"的模式对用户吸引力太大了。不过我得提醒一句,这种模式也容易引来"羊毛党",项目方得做好防刷机制。 从时间线来看,明年2月主网上线,5月才会发空投。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观察项目的实际表现。我个人最期待的是看到开发者能在这个平台上搞出什么新东西,毕竟50%的空投都是留给他们的。 Blast这种"自带收益"的设计,可能会成为L2赛道的新标准。想想看,用户凭什么要把资产从以太坊主网搬到L2?光是便宜的交易费已经不够了,能赚钱才是硬道理。 不过话说回来,新项目总是伴随着风险。比如协议安全性、收益可持续性都是需要长期观察的。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小资金尝试,别一股脑把全部家当都搬进去。毕竟在加密货币世界,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。钱生钱的魔法:4%的以太坊收益从哪来?
空投"老司机"再出手:积分玩法升级
写在最后:L2赛道的新风向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周记:火币HTX上的狂欢与思考
- 当金融遇上互联网:Robinhood与Coinbase的千亿用户争夺战
- RWA革命:当房地产遇上区块链,这场金融变革正在悄然发生
- 加密货币市场异动:当比特币冲高时,我们该期待什么?
- 为什么我坚定看好Theoriq:一个改变DeFi游戏规则的项目
- 如何在震荡市中游刃有余?老交易员的实战心得
- 12.5万亿美元退休金大挪移:特朗普要给401(k)账户加料了
- 《戏台》启示录:从权力垄断到社会自救的生存智慧
- 比特币Layer2突围战:Bitlayer如何在大机构时代激活万亿沉睡资产?
- 战略公司Q2财报解密:100亿美元净收入从何而来?资深分析师道破天机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黑色星期四,抄底时机还是逃命信号?
- 山寨币的黄昏:当华尔街接管加密世界,我们还能玩什么?
- 当雷电遇上矿机:记一次惊心动魄的JASMINER X16-Q控制板急救经历
- 《链上大玩家》第一季落幕:一场Web3与综艺的浪漫邂逅
- 银行终于不用偷偷摸摸玩加密了?美联储这波操作意味深长
- 比特币8月回暖行情遇冷:老玩家套现离场 机构资金退烧
- 黑色星期五的魔咒:我们能否预见那些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?
- 特朗普为何对就业数据动手脚?一场关于数据公信力的角力正在上演
- Blox:在Web3浪潮中搭建全球对话的桥梁
- 以太坊:被严重低估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