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遇拟货实办上非案手刑事的真当虚记法经一位营罪律师
一位刑事律师的真实办案手记:当虚拟货币遇上非法经营罪
作为从业多年的刑事律师,每当接到家属慌乱无措的电话时,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煎熬。亲人突然被拘留,面对陌生的司法程序,家属们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求助。网络时代虽然能轻易找到律师,但怎么判断这个律师是否真能帮上忙?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。
案件缘起:一通焦虑的求助电话
记得那天下午,助理转接进来一个年轻人。他的声音透着疲惫:"邵律师,我哥哥因为'比特币'的事被抓了,家里已经请了两位律师,可我们还是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..."说实话,这种模糊的描述在初次咨询中很常见。外贸、比特币、非法经营,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,让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涉及虚拟货币的新型案件。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虽然已有两位同行会见过当事人,家属却依然一头雾水。这让我意识到:要么是沟通出了问题,要么就是律师对这个新兴领域不够熟悉。我简单向家属解释了虚拟货币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的几种情形,但强调要准确评估风险,必须当面与当事人沟通。
奔赴看守所: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
接手案件后,我立刻踏上了前往看守所的旅程。高铁转绿皮火车,六个小时的颠簸让我想起了刚入行时的奔波岁月。到达这座小城时已是傍晚,看着广场上悠闲纳凉的老人,谁能想到这里正处理着一起涉案金额几十亿的大案?
第二天一早,我就在看守所门口"罚站"了半小时。小县城的好处就是不用像大城市那样排长队会见。当见到当事人时,我有些意外——弟弟口中那个强势的"家里顶梁柱",此刻却像个迷路的孩子,眼神里写满了恐惧和困惑。
六小时的深度沟通:抽丝剥茧还原真相
接下来的六小时会见,就像在玩拼图游戏。当事人提供的信息支离破碎,我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问来引导他回忆细节。渐渐地,我明白了问题所在:虚拟货币案件往往涉及复杂交易链条,每个参与者都只是其中一环,就像盲人摸象,很难看清全貌。
更棘手的是,当地警方似乎也不太熟悉这类新型案件。作为部督案件,他们更多是在执行上级指令,对如何调查取证还缺乏经验。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问的人不知道问什么,答的人又怎么知道答什么呢?
会见结束时,我特意画了几张关系图,帮当事人理清他在交易链条中的位置。看着他恍然大悟的表情,我知道这二十多天来,他终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处境。
与时间赛跑:暴雨中的"生死时速"
会见结束已近傍晚,我必须在暴雨中狂奔才能赶上返程的高铁。感谢那位愿意载我的出租车司机,也感谢自己年轻时练就的"百米冲刺"能力——最后几百米冒雨狂奔的画面,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既狼狈又难忘。
四个小时的高铁旅程成了最佳工作时间。邻座孩子的哭闹声完全没影响我的专注,因为我知道:此刻的记忆最新鲜,必须趁热打铁完成案情梳理。当列车驶入上海站时,一份完整的辩护方案也已初具雏形。
案件后续:来之不易的取保候审
经过后续两次补充会见和与办案机关的充分沟通,在第37天这个关键时间节点,我们成功为当事人办理了取保候审。最难得的是,这是在既未认罪也未缴纳所谓"违法所得"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。
这个结果来之不易。我见过太多家属因为着急,选择"花钱消灾",结果反而让当事人陷入更不利的境地。这个案子告诉我们:在刑事案件中,有时候坚持原则比盲目妥协更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选择律师的困境与建议
这些年我越来越感受到:当事人要找对律师,就像大海捞针。法律的专业性决定了普通人很难判断律师的真实水平。很多时候,家属只能凭"感觉"做选择。
但我始终相信,真正的好律师会通过专业、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信任。就像这个案子,从暴雨中的狂奔到深夜高铁上的奋笔疾书,都是我们职业精神的自然流露。毕竟,对律师来说,每个案子背后都是一个人、一个家庭的命运。
最后想对正在经历类似困境的家属说:保持理性,选择专业,相信法律。刑事辩护是场马拉松,需要耐心、智慧和勇气的完美配合。
(责任编辑:社区)
-
朋友们,做交易这些年我深刻体会到,找对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。就像在币圈摸爬滚打,跟对老师、掌握正确方法才是制胜关键。说实话,投资从来不是赌博,而是需要智慧和耐心的艺术。市场观察:黎明前的黑暗?昨天比特币的走势真够刺激的。早盘那波急跌到25900附近的时候,我看着那根长长的下影线,心里咯噔一下。不少朋友当时肯定慌了神,但是经验告诉我,这种"针探底"往往意味着即将反转。果然,到了欧盘时段,行情就像弹簧... ...[详细]
-
今早的加密圈可谓暗流涌动,Google这个科技巨头在比特币挖矿领域的布局又进了一步。说实话,看到他们持有TeraWulf约14%的股份时,我还是有些惊讶。毕竟这家美国第五大矿企正在筹4亿美元搞扩张,新建的数据中心2026年就要投入使用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微软投资比特币的场景,大公司入场总是能带来一阵波澜。监管风云变幻SEC这周又搞起了拖延战术,把特朗普旗下Truth Social申请的比特币以太坊ET... ...[详细]
-
谁能想到,曾经饱受质疑的以太坊如今正上演着华丽逆袭。从年初跌破1400美元的低谷,到如今强势突破4200美元大关,ETH/BTC汇率更是实现翻倍增长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,我不得不说,这场逆袭来得如此迅猛又理所当然。毕竟,以太坊生态的蓬勃发展和DeFi应用的持续创新,为这场价值重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质疑声中杀出重围记得四月份那会儿,市场对以太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。那时ET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那个盛夏。当时比特币从2000美元暴涨到19891美元,又在短短一个月内腰斩。如今的行情,简直就是历史的重演。大饼的进退维谷上周比特币创下12.45万美元的历史新高时,朋友圈里一片欢腾。可好景不长,美国零售数据的意外强势就像一盆冷水,把市场浇了个透心凉。我记得很清楚,当时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还在群里感叹:"这批货赚的钱还不够比特币跌的呢!"技术面上,MACD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啊!比特币这个"数字黄金"又在市场上掀起波澜,一路飙升至28,000美元上方,让不少投资者激动不已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不得不说这个突破确实耐人寻味。关键突破点引发市场遐想记得上周那场闹剧吗?一则未经证实的ETF消息就让比特币瞬间逼近3万美元,虽然后来证实是乌龙一场,但价格却意外地在28,000美元附近站稳了脚跟。这让我想起链上分析师Ali Martin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当我看到特朗普签署这份行政令时,内心既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。想想看,美国人的退休金账户401(k)——这个传统上偏爱国债和蓝筹股的"乖孩子",现在居然要开始涉足加密货币和私募股权这些"野孩子"了?这就像是看着你保守的祖母突然要去玩蹦极一样刺激。9万亿美金的大棋局要知道,401(k)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账户。全美9000多万人指着它养老,管理的总资产高达9万亿美元——这个数字大到难以想象,相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?当时比特币的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,7月暴跌40%已经够让人心惊肉跳了,但更惊险的还在后面——一场酝酿已久的"比特币内战"即将爆发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时候的情况真是让人捏一把汗。矿池巨头们掌握着全网85%的算力,动不动就威胁要把比特币一分为二;开发者们天天在网上互喷对方"背叛了比特币的初衷";各大交易所更是草木皆兵,紧急暂停充提币不说,还发公告提醒用户:"你们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有幸与Kraken的xStocks业务掌舵人Valentin Gui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。作为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跨界产物,xStocks正在掀起一场金融普惠革命。这个由Kraken、Backed和Solana联手打造的项目,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科技崛起的历史时刻——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变成了区块链。代币化股票的诞生:一场金融民主化的实验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股票可以被代币化时,心里充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当看到SEC这次的处理方式时,我这个金融圈老鸟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。向来以铁腕著称的美国证监会,这次对Linus Financial的态度简直温柔得不像话!不仅没开罚单,还给这家加密公司发了个"最佳配合奖",这画风转变太快了吧?一场没有硝烟的监管战事情要从2020年春天说起。SEC像往常一样盯上了Linus Financial推出的"利息账户"产品——就是让用户存法币换加密货币还能拿利息的那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刷推特时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讨论,说是SharpLink和BMNR这些机构在疯狂唱多以太坊,就是为了抬高价格割韭菜,建议大家赶快抛售,甚至预言ETH会跌破2000美元。说实话,我这人向来不喜欢用阴谋论来看待市场,就像我从不相信"庄家在下大棋"这类说法一样。投资这东西,说到底还是要看项目本身的成色。为什么机构如此青睐以太坊?SharpLink和BMNR的动作我一直在关注,他们的CEO访谈我也没少看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