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队创造2人如何人均的财美元惊人富神1亿话
在加密货币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,有一个低调的团队正在书写令人咋舌的商业奇迹。Hyperliquid,这个由12名技术精英组成的小团队,人均创造的年收入竟然达到惊人的1.024亿美元!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比Tether高出10%,是OnlyFans的近3倍,更是把Nvidia、Apple这样的科技巨头远远甩在身后。
从挫折到辉煌的创业故事
时间回到2020年,几位来自哈佛、麻省理工的年轻人聚在一起,原本只是想做个加密货币做市商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他们被当时交易所糟糕的用户体验彻底惹恼了——慢得跟蜗牛一样的交易速度、反人类的操作界面、时不时就宕机的系统。就像Jeff常说的:"我们当时气得想把电脑砸了!"
正是这种愤怒,促使他们在2022年决定自己动手打造一个真正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。他们把自己在Citadel、Hudson River Trading积累的高频交易经验全部倾注到这个项目里。经过两年埋头苦干,2024年底Hyperliquid横空出世,从此改写了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历史。
火箭般的增长曲线
看看这些令人目眩的数字吧:日交易量从最初的几亿美元飙升至平均100亿,峰值更是突破300亿美元;未平仓合约从零增长到150亿美元;代币价格在短短9个月内暴涨15倍。最让人惊叹的是,他们的市场份额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领域已经占到惊人的75%-80%,把dYdX、GMX等老牌玩家远远甩在身后。
记得2024年11月29日那个疯狂的"创世"空投吗?价值15亿美元的代币雨让整个加密货币圈沸腾了。当天开盘价4.8美元,一小时内交易量就冲到1.65亿美元。我当时就在场,市场情绪之狂热简直像要炸裂一样。
12人创造商业奇迹的秘密
这个团队的可怕之处在于,他们用极简的配置实现了极致的效率。12个人的团队,个个都是行业顶尖人才。用联合创始人iliensinc的话说:"我们不要大公司那套官僚主义,我们要的是像特种部队一样的执行效率。"
他们的技术架构堪称艺术品:自主研发的Layer1区块链HyperCore,交易确认快得吓人——中位数只要0.2秒!每秒能处理20万笔订单。这种性能在去中心化世界里简直是降维打击。更绝的是他们独创的HyperEVM,让智能合约可以直接和订单簿对话,彻底解决了跨链延迟这个行业痛点。
颠覆传统的代币经济学
在人人都在玩"内幕交易"的游戏里,Hyperliquid偏偏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正直的路。他们把70%的代币都留给了社区,没有任何私募轮次来稀释普通用户权益。这种"共同富裕"的理念在当前这个割韭菜盛行的行业里简直是一股清流。
他们还有一个聪明的设计:用交易费回购代币。截止今年8月,已经回购了总供应量的8%-9%,相当于把3000万个代币锁进了金库。这种积极的回购策略给代币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未来挑战与机遇
当然,Hyperliquid也面临着不少挑战。11月份的首个大额解锁就是第一个考验,团队需要平衡好释放节奏和市场价格的关系。新崛起的竞争对手如GTE也在虎视眈眈,这些项目背后都有顶级风投撑腰。
但在我看来,Hyperliquid真正的护城河在于他们已经建立的流动性壁垒和技术优势。就像AWS当年改变了云计算行业一样,Hyperliquid正在重新定义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。他们提出的"流动性即服务"理念,让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构建交易应用。
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公开预测HYPE还有巨大上涨空间,这个判断我是认同的。当其他交易所还在为监管发愁时,Hyperliquid已经凭借技术实力在亚洲等市场站稳脚跟。
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,Hyperliquid的故事完美诠释了"小团队也能改变世界"的创业真谛。在这个动辄几百人的行业里,他们用12个人的智慧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商业奇迹。这不禁让人期待:当牛市真正到来时,这群天才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?
(责任编辑:趋势)
-
在区块链金融领域,DeFi的智能化发展正经历着令人兴奋的进化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这个领域的分析师,我发现这场变革正在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,逐步迈向更具智能化的AgentFi阶段(链上智能体)。在这个过程中,Almanak项目以其独特的定位引起了我的注意。链上量化金融的现状与挑战传统量化金融听起来总是高高在上,那些华尔街的"宽客"们(Quant)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高速算法在市场中寻找套利机会。现在,区块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"老油条",最近看到USDC提供12%年化收益的时候,我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。要知道在传统金融界,这种收益率简直像做梦一样。但现在,这个梦境正在区块链世界变成现实。稳定币的"免费午餐"时代结束了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T时,就很纳闷:为什么发行方可以把用户的钱拿去投资国债赚钱,却不给持币人一分钱利息?这就好比你把钱存银行,银行用你的钱放贷赚利息,却告诉你... ...[详细]
-
8月15日的行情走势真是让人捏了把汗。比特币在清晨创下125000元的历史新高后,就像过山车一样急转直下。记得当时我看盘的时候,那根阴线吞噬的力度让我瞬间想起了去年类似的行情走势。果然,随着PPI数据超出预期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随之降温,价格应声而落,最低探至117000元附近,几乎回到了这波上涨的起点。技术面的关键信号从日线级别来看,这个看跌吞没形态实在是太过明显了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... ...[详细]
-
昨晚的空单策略简直不要太完美!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,这感觉比喝冰可乐还爽。不过话说回来,今天这行情该怎么走?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。BTC:多空拉锯战大饼现在这个位置挺有意思的,110000-113000这个区间就像个跷跷板。我建议激进派可以在111000附近先打个底仓,记住一定要轻仓!如果你比较谨慎,可以等到112000再动手。不过要留神113000这个关键位,万一突破了就得赶紧止损。说实话,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-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。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,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,都在讨论这个话题。但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对这股"稳定币专用链"的热潮持保留态度。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: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,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,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。连Robinhood、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。这让我... ...[详细]
-
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,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。说实话,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——就像她说的,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。"你知道吗?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,"Cathie笑着告诉我,"但现在看来,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。在《Big Ideas 2025》报告中,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——因为其他... ...[详细]
-
看着Stripe、Circle和Tether这些大玩家纷纷搭建自己的专属链,我不禁要为他们鼓掌叫好——这步棋走得实在漂亮!但同时也为以太坊Layer2项目捏一把汗。Layer2的尴尬处境:技术完美却不讨喜说来讽刺,Layer2团队们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优化安全性,却忘了问问金主爸爸们到底要什么。你知道吗?像Stripe这样的支付大佬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去中心化,而是从铸币到结算的完整控制权。试想一... ...[详细]
-
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今天市场的剧本真是太精彩了!就在刚刚,美国CPI数据公布这个重磅炸弹如期引爆,以太坊多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上攻,价格再次刷新历史高点。说实话,看着以太这么猛,我都替比特币着急——老大哥这次怎么反应慢半拍呢?先说说咱们白天的操作,比特币多单122000的目标位已经稳稳到手,这个位置可真是关键啊!现在视频里给出的策略是122000-122500区间可以考虑做空,止损设在123300,下方目标看到11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分析师,7月的市场数据让我既感到惊喜又有些担忧。就像夏日里的天气一样,Web3领域也在经历着明显的季节效应。市场整体遇冷,但亮点频现说实话,看到每日活跃钱包数降至2200万个(环比下降8%)并不奇怪,这就是典型的"加密寒冬"现象。记得去年这时候市场也出现过类似的降温,但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。有趣的是,NFT市场似乎找到了第二春。交易量暴涨96%至5.3亿美元,平均价格更... ...[详细]
-
早上打开交易软件那一刻,我的心都凉了半截。比特币像个断了线的风筝直往下坠,以太坊更是上演高台跳水,整个市场一片哀鸿遍野。一夜之间,12万多投资者被爆仓,5个多亿美金灰飞烟灭,这哪里是投资市场,分明就是个大型屠宰场。比特币:多空绞肉机说实话,比特币这波跌破118000美元关键位让我挺意外的。这个位置可是前期成交量最大的地方,相当于两军交战的主战场。现在多头防线被攻破,接下来要找新的支撑位可就难了。我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