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遇上比思维革命统投特币资指当传R带颠覆金融来的
金融世界里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指标,仔细想想其实挺有意思的。就像小时候深信不疑的童话故事,等我们长大后才意识到其中有多少经不起推敲。市盈率、净资产估值这些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投资圣杯,说到底也不过是华尔街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罢了。 记得我刚入行时,前辈教导说自由现金流是投资决策的"北极星"。这个观点确实帮我在传统领域收获颇丰,但自从接触到比特币这个概念后,我的整个投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。这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,欧洲人还固执地认为世界是平的。 让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:传统投资者看着比特币公司,就像上世纪60年代的人看电脑——他们知道这东西很重要,但就是搞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值钱。MSTR这类公司正在做的事情,本质上是在重建价值评估的坐标系。 我发现mNAV(市值与净资产价值之比)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。它就像是给传统市净率做了个区块链时代的升级改造。你知道标普500的历史市净率波动区间吗?1.5到5.5倍之间。有趣的是,MSTR的mNAV居然也在这个区间里跳舞。 但这里有个精妙之处:当人们质疑为什么要为比特币支付溢价时,他们其实是在重复当年质疑亚马逊市盈率的错误。我在2015年就犯过这个错,那时觉得亚马逊的估值简直疯了。现在回头看,疯的是当时的我。 这些公司凭什么获得溢价?让我用餐厅来打个比方: 1. 就像米其林三星餐厅能把普通食材做成天价料理,专业团队运作比特币的效率远超散户 2. 他们的融资渠道,就像是拿到了顶级供应商的独家折扣 3. 运营杠杆则像是餐厅的中央厨房系统,规模效应让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说到融资,MSTR玩的可转换债券简直是个金融魔术。这就像是用未来可能的股权增值作为抵押,现在就能拿到便宜资金。我在投行工作时,见过无数公司尝试类似操作,但能把比特币这个变量加进去玩得这么溜的,Saylor确实是第一人。 在167家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中,有21家是折价交易的。这让我想起2008年时那些看似"便宜"的银行股。表面看是捡漏,实则是价值陷阱。就像我常对客户说的:便宜的东西往往有便宜的道理。 但MSTR不一样。2022年熊市时,他们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的"钻石手"。当时市场跌得亲妈都不认识了,他们却通过债务重组保住了所有比特币。这种定力,让我想起巴菲特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坚守。 作为一个老交易员,我得说现在的图表相当诱人:- 200日均线在353美元形成强力支撑- Z分数显示价格处于负2个标准差- 相对强弱指标深度超卖 这就像看到暴风雨前的宁静。2016年比特币减半前,我也看到过类似的图形组合。当时没敢all in,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肉疼。 有客户问我:"现在买MSTR是不是晚了?"我的回答是:十年前买比特币的人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。真正应该关心的是,他们的每股比特币持有量还在持续增长吗? 这就像种果树。短期来看,果子可能被风雨打落;但只要树在长大,终会迎来丰收的季节。现在mNAV压缩到1.5倍,在我看来不是风险,而是机会。毕竟,当市场情绪回暖时,估值扩张带来的收益往往最令人惊喜。 说到底,投资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:当多数人还在用旧地图找新大陆时,少数人已经在绘制全新的航海图了。而MSTR,正在书写数字资产时代的新航海传奇。一个投资老兵的新思考
mNAV:数字黄金时代的新市盈率
比特币公司的三大护城河
价值陷阱与钻石手的博弈
技术面发出的买入信号
写在最后的投资哲学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智能座舱遇见全息黑科技:这家创业公司凭什么获得车企疯狂押注?
- 粉丝经济革命: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
- OKB的疯狂180天:一场由销毁引发的加密货币狂欢
- 美联储这次真的要单飞了吗?全球央行政策分歧背后暗藏玄机
- 10.28市场观察:当数字跳动时,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?
- 币市风云:8月7日BTC、ETH行情深度解读与实战策略
- 加密货币市场再现疯狂:比特币冲击新高,以太坊或将腾飞
- 加密货币市场今日看点:巨头动向与监管变局
- 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
-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币圈:暴跌后的狂欢与隐忧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USDT崛起、BTC新高、巨鲸搅局背后的投资机会
- 加密货币市场动荡:避险情绪高涨,投资者各显神通
- 稳定币争夺战: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
- 币圈惊现冰火两重天:以太坊狂飙突进,比特币原地踏步
- 狗狗币强势反弹:新一轮暴涨行情正在酝酿?
- 想靠合约交易赚外快?这份8,000 USDT的赚钱大礼包可别错过
- 疯狂!比特币再创新高,老司机手把手教你把握2025牛市
- 香港稳定币新政下的冷思考:自由与合规的天平正在倾斜
- 以太坊强势归来:一场熟悉的牛市剧本正在上演
- 市场迷雾:加密领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