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修是最投资这门课好的历史老师
段永平在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那句"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",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。说实话,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,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——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。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,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。不过说实话,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,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,总觉得隔着一层纱。 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,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"现场教学"。说实话,在读到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这本书前,我还自诩对房地产泡沫了解不少。可翻开书才发现,那些真实细节带来的震撼完全超出想象。 书里有段2019年的对话特别耐人寻味。当被问到"中国房价是不是太高了",作者的原话是:"存在即合理,真要贵得离谱,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买得起?"这话现在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讽刺?更有意思的是,当时普遍认为政府绝不会让房价崩盘,因为这等于"经济自杀"。 还记得瑞信那位陶冬分析师2017年的演讲吗?他说中国房地产总价值已经达到GDP的250%,这个数字把日本泡沫时期(200%)和美国次贷危机时(170%)都甩在身后。但吊诡的是,明明数据已经亮红灯,大家还是选择相信"这次不一样"。 最打脸的莫过于当时对开发商破产风险的判断。书中信誓旦旦地说地产行业门槛低,"破产跑路只是少数"。可现在我们眼睁睁看着连万科这样的巨头都摇摇欲坠。这让我想起《大空头》里那个场景:所有人都知道次贷有问题,但就是停不下来。 说真的,每次翻看这些"过时"的分析,都像在照一面魔镜。那些当年看似合理的推论,如今全都成了黑色幽默。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:为什么明摆着的常识,在当时就是没人信?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给所有投资者上了血淋淋的一课:无论包装得多漂亮的泡沫,最终都逃不过地心引力。但更可怕的是,我们似乎总在重复同样的错误。就像马克吐温说的,历史不会重演,但总会惊人地相似。 放眼望去,类似的疯狂在其他领域是不是也在上演?那些被捧上天的热门赛道,会不会是下一个等待破灭的泡沫?作为投资者,我们真该好好想想:当下一次狂欢来临时,是要随波逐流,还是冷静地翻开历史这本教科书?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那些年我们信过的"神话"
泡沫破灭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
规律或许会迟到,但从不缺席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稳定币: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
- 当法律思维遇上区块链:Fengdy院士的文化科技跨界之旅
- 重磅!区块链游戏《6号农场》今日开启永久数据测试
- 金融巨头进场:野村证券旗下Laser Digital推出以太坊机构基金
- 比特币早市观察:双底形态确立,反弹行情可期
- 区块链扩展之争:以太坊与Solana的价值碰撞
- 直播带货遭遇寒冬?玛特宇宙正在用元宇宙改写电商游戏规则
- 寒冬夜话:11.13数字货币合约交易策略与市场观察
- 金融科技巨头的新战场:当Coinbase遇上Robinhood
- ATOM能否在新一轮牛市中脱颖而出?投资者都在关注这个关键信号
- 比特币生态大爆发:这些新玩法背后藏着哪些机会与陷阱?
- 比特币的那些数字文物:铭文协议的演进史
- 深夜币市风云:鲍威尔一句话引发的疯狂24小时
- 暴涨暴跌行情下,你的单子被套牢了?别慌!资深操盘手教你如何应对
- Solana生态Meme币狂欢: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暴富机会?
- 当区块链遇上量子密码:BCTR如何重塑我们的数字未来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上涨还需最后一把火,当前多看少动为妙
-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?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
- Avalanche网络故障背后的故事:从宕机危机看公链发展困境
- 印度草根数字货币革命:普通人的加密货币热情为何如此高涨?
- 搜索
-